每一天,當我愛我家經紀人推開一扇扇房門時,迎接他們的不只是一間待出租/出售的房屋,更是一份未知的“心靈問卷”——或許是亟待清掃的衛(wèi)生死角,或許是急需維修的房屋設施,又或許是無人知曉遺留在縫隙中的珍貴物件,而每一次他們都能用專業(yè)、誠信通過這份試煉,成為真正“種太陽的人”。
奶奶的“回憶藏寶箱”
西派國際租賃A店的馮欣,是位扎根社區(qū)9年的"房屋老管家"。此次業(yè)主王女士委托出租奶奶過世留下的老屋,已不是馮欣第一次被信任和選擇。去年一次租房服務后,王女士就認定:"房子交給馮欣,她比自家人還上心!"
盡管業(yè)主表示房子已經收拾妥當,但馮欣還是帶著清潔工具前往空置房屋,希望能將房屋打理的更整潔美觀。當她細致清潔著每個角落時,發(fā)現了一個掛著鎖的木柜,"柜子里沒啥貴重東西,直接收拾了吧。"接到業(yè)主的答復后,馮欣打開柜門,一時間2疊厚厚的現金引入眼簾,旁邊還有幾盒金飾在清晨的太陽下閃閃發(fā)光。她數了一下現金,整整2萬元,這些金飾一看就是奶奶生前貼身佩戴之物,想來對業(yè)主也意義非凡。馮欣第一時間拍照、封存,并聯系業(yè)主親自取回,面對這些傳家之寶,王女士眼含淚光“我們都不知道奶奶保存了這些東西,小馮幫我們找到了一份對老人家的念想!”面對業(yè)主的連聲道謝,馮欣則更堅信:服務無小事,只有以誠相待,才能不負所托。
我家的“移動保險柜”
同樣溫暖的故事正在新天天家園店門前上演。
初春的傍晚,新天天家園店經紀人張艷彬結束帶看回門店的路上,看見路口共享單車下有一個鼓鼓的信封,直覺促使他撿起,發(fā)現整整4000元現金用橡皮筋裹著躺在里面。他決定原地等待,好讓這珍貴的現金能夠及時回到失主手中,但在春寒料峭中等了2個小時,都沒有人前來詢問。他只好將信封緊緊揣進羽絨服內袋,小心翼翼帶回了家:"這可能是誰家急用的錢,得保管好,不能離身。"
第二天清晨,張艷彬到門店后還想抽時間去原地等待時,卻聽見一位姑娘在循著商鋪挨家挨戶的問是否撿到了自己“一個月的工資”,張艷彬欣喜萬分小跑著沖出門店給姑娘一個肯定的答復,但是為了安全起見,他不僅再三核對失物細節(jié),還和姑娘一起去了派出所,終于在民警的見證下原璧歸趙,“錢的事不能含糊,得讓大伙兒都安心。”姑娘攥著失而復得的信封紅著眼欣喜地鞠躬時,整條街似乎被這份誠信和善意所照亮。
在城市中,人們的居所會更迭,街道會變遷,但總有一些平凡卻溫暖的東西卻長久打動人心——比如誠實,比如善意,比如把每份托付都當作自家事的珍重。對于我愛我家經紀人來說,“品質服務”不僅僅是用專業(yè)促成房產交易,更是一系列貼心的到家便民服務,是鄰里需要時主動伸出手,也是如馮欣張艷彬一樣讓意外拾獲的貴重物品更具分量……我家“種太陽的人”,正在以一顆顆赤誠之心,讓城市和社區(qū)的脈搏更加溫熱!